
你的腳上長繭子了嗎?大部分人覺得腳部長繭子的原因是走路太多或是鞋子不合腳,卻往往忽略了腳部變形。腳部骨骼變形也是長繭子的重要原因,這種變形是緩慢的,大多數患者是繭子引發疼痛才到醫院就診。往往來就醫的時候,繭子已經非常厚,腳部變形嚴重,只能手術治療。腳部長繭子對于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危害更大,繭子長期磨損容易發炎,引發糖足,然后潰瘍感染,最后可能有截肢甚至致命的風險。以下4種腳型特別容易長繭子,平時要注意預防,及時改善!具體哪4種腳型特別容易長繭子?又應該如何給雙腳除繭呢?小編這就帶你去了解一下!
高弓足:前腳掌長繭

高弓足有點類似踩高蹺,中間懸空,只靠前足后足跟支撐全身。足弓過高會引起趾骨過度負重,引起整個足部的軟組織損傷,時間長了負重區域會形成腳墊,最后變成繭子,引發疼痛。
高足弓患者應選擇有一定足弓支撐,系帶類的鞋子,可自由調節鞋面的高度;選擇厚軟有彈性的鞋子,可對腳部起到緩沖作用。如果患者有一些臨床上的癥狀,建議佩戴一些功能性足墊或者矯形的輔具。
拇外翻:大腳趾關節處長繭

七成拇外翻是天生的,而且女性多見。拇外翻除了外形不好看,隨著年齡的增加,程度會越來越嚴重,導致腳部變形愛長繭子。
早期拇外翻可以試試膠帶矯正。準備運動繃帶或者運動員貼敷的膠帶,剪成長條狀、短條狀,沿大拇趾向腳后跟開始貼長膠帶,注意貼的時候要先將大拇趾回正;用短條狀膠帶先將大拇趾環繞一周固定,然后將膠帶容易脫落的位置一一固定即可。患者可依靠膠帶的力量把內側軟組織的肌肉牽拉回正,矯正腳部,特別適合青少年使用。
此外,還可以佩戴矯正器,但外出時使用不方便。如果病情嚴重,可進行微創手術。
小趾內翻:小腳趾關節處長繭
很多年輕女性都容易出現小腳趾上的繭子,還是總穿高跟鞋,鞋頭太尖導致的腳部變形,叫小拇趾內翻。長期小拇趾內翻不僅是小腳趾外側有繭子,在它與第四腳趾中間也會出繭子,走起路來更加疼痛。
小腳趾內翻也可用膠帶矯正:將膠帶剪出一個繭子大小的窟窿,然后貼在小腳趾上,將帶有窟窿的膠帶多貼幾層直到繭子不再被磨到為止。夾墊也可用于此類矯正:將夾墊夾在第五、第四腳趾之間。若情況嚴重,就需要進行微創手術。
錘狀趾:腳趾關節上方長繭

錘狀趾好發于除拇趾外的其余4趾,多見于第二趾,可累及足趾的3個關節即跖趾關節、近側趾間關節、遠側趾間關節。錘狀趾在女性中發病率較男性高,男女比為1:5。長期穿尖頭高跟鞋可使跖趾關節過伸,產生“屈曲效應”而至錘狀趾畸形。
錘狀趾是可以預防的,平時穿鞋要寬松,盡量避免高跟鞋。如果必須穿高跟鞋,注意時間長短,睡前用溫水泡腳,按摩足部。患者可通過反復抻直腳趾,慢慢改善癥狀。
腳繭的嚴重程度分為哪幾種?
腳繭的嚴重程度大概分為三種:
1.輕度:不疼只有一個厚繭子;
2.中度:穿鞋會出現輕度疼痛;
3.重度:穿不了鞋,感覺有石子硌腳。
更嚴重的就是因為破潰,感染潰瘍引起骨感染。
除腳繭記住這3個方法

1.保濕按摩
每天適當做一些腳的按摩和護理,可以給腳厚厚地涂上一層保濕效果好的潤膚霜,這對軟化腳繭很有好處。保濕的同時做個按摩,按摩至腳部發熱為止。對于不小心撕裂、出血的局部皮膚,要及時涂上75%的酒精或貼上創可貼,以免感染。
2.穿鞋合腳
穿著舒適的鞋是防止長腳繭的關鍵。已經有了腳繭的人應注意不要穿過大或擠腳的鞋,鞋子里面可以墊上柔軟的鞋墊。如果工作需要不得不穿高跟鞋、尖頭鞋,可以在車里、辦公室里放一雙寬松的鞋,工作后用馬上換上。老年人腳部退化問題較多,穿鞋更要講究,比較好穿專業的老人鞋。

3.及時治療
重度腳繭有時可能需要手術,有拇外翻、小趾內翻等疾病的人群要及時治療,避免腳部變形加劇腳繭的疼痛。
其實腳繭出現最開始形成的原因還是穿鞋不合腳,所以合腳的鞋子尤其重要。福連升,以合腳理念出發,回歸產品本質,從舒適、專業、健康三個角度出發,挖掘并發揚以“布”養腳環保、透氣、舒適的價值,保持制鞋匠心,秉承老北京布鞋健康、舒適合腳和文化的基因,同時參考并應用現代高科技優質鞋材、科技面料,做到我們中年鞋真正的“合腳”概念。
(本文《腳上長繭就是因為穿不合腳的鞋子!》由福連升休閑鞋原創、整理,轉載請注明!)